NEWS

463永利新闻

463永利新闻

易损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风险特征,其形成和破裂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关键因素。巨噬细胞以及由巨噬细胞衍生的泡沫细胞在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了解巨噬细胞对易损斑块的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理解以及设计新的治疗诊断策略至关重要。近日,我院刘肖珩团队在生物医学1区杂志《Theranostics》上发综述论文,概述了易损斑块的病理特征,强调了巨噬细胞的关键作用,并讨论了其诊断和治疗的最新策略。

论文首先总结了易损斑块的概念及其主要病理特征。其主要特点包括:(1) 薄纤维帽 (<65 μm);(2) 大脂质核心(斑块面积的 >40%);(3) 明显的巨噬细胞浸润;(4) 血小板聚集的内皮细胞消融;(5)重度管腔狭窄(>90%)。此外,总结了目前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小鼠模型的主要方法,包括机械损伤法、血流动力学诱导法和基因工程方法。

然后,重点介绍了易损斑块中巨噬细胞的关键贡献,包括诱导ECM重塑、泡沫细胞形成、促进斑块内炎症、坏死核心形成、斑块内血管生成、斑块内出血以及与其他细胞类型的相互作用。

同时,总结了基于巨噬细胞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诊断方法和临床前研究中用于易损斑块成像的新靶点。这些新靶点包括骨桥蛋白、清道夫受体、转铁蛋白受体1、叶酸受体等。最后,总结了调节巨噬细胞功能以提高易损斑块稳定性的主要策略。包括:抑制巨噬细胞炎症、调节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中的脂质代谢以及促进巨噬细胞胞吐作用。

参考文献:

Fei Fang, Erxiang Wang, Mengjia Fang, Hongyan Yue, Hanqiao Yang, Xiaoheng Liu. Macrophage-based pathogenesis and theranostics of vulnerable plaques. Theranostics. 2025. 15(4):1570-1588.

原文链接:https://www.thno.org/v15p1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