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化疗耐药是导致癌症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传统观点聚焦于肿瘤细胞自身的基因突变和修复机制。然而单纯关注肿瘤细胞并不能完全解释耐药的复杂性。肿瘤微环境不仅为肿瘤提供营养和结构支持,还会营造出有利于肿瘤生存的环境。但肿瘤微环境,尤其是肿瘤血管如何驱动耐药,其具体机制仍未明晰。

近日,463永利官网丁楅(bi)森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合作发表题为“MLKL PARylation in the endothelial niche triggers angiocrine necroptosis to evade cancer immunosurveillance and chemotherapy” 的论文,阐明肿瘤血管坏死性凋亡驱动肿瘤耐药新机制

该研究通过整合临床患者样本、多组学分析与小鼠模型,揭示了一种全新的肿瘤化疗耐药机制:化疗药物优先作用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并激活PARP1,活化的PARP1通过PARylation修饰坏死性凋亡的关键执行分子MLKL,诱导内皮细胞发生坏死性凋亡。受损的内皮细胞以血管旁分泌(angiocrine)的方式释放大量趋化因子SDF1,从而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分泌抗肿瘤因子CXCL10,阻断细胞毒性CD8+T细胞在肿瘤内的浸润与杀伤,最终促使肿瘤实现免疫逃逸并获得化疗耐药。首先,作者通过分析卵巢癌和乳腺癌患者样本发现,化疗主要激活肿瘤内皮细胞而非肿瘤细胞中的PARP1活性,并且这种激活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进一步蛋白质组学筛选鉴定出MLKL是PARP1的关键修饰底物,其在T253和E351位点发生PARylation修饰,从而促进寡聚化并触发坏死性凋亡。

图1 蛋白质组学筛选确定MLKL是PARP1的关键修饰底物

然后,结合单细胞多组学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作者发现化疗后肿瘤血管出现SDF1+坏死性凋亡内皮细胞亚群,该亚群通过旁分泌抑制CXCL10+巨噬细胞和CXCR3+CD8+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而特异性敲除内皮细胞中的PARP1、MLKL或SDF1可恢复免疫效应并增强化疗反应。

图2 化疗诱导肿瘤内皮细胞发生坏死性凋亡,并抑制CXCL10+巨噬细胞和CXCR3+CD8+T细胞,最终导致化疗耐药

最后,在多周期化疗的小鼠卵巢癌耐药模型中,野生型小鼠肿瘤逐渐产生耐药,并伴随着SDF1持续升高、CXCL10+TAMs和CXCR3+CD8+T细胞减少。而特异性敲除内皮细胞中的PARP1或MLKL可显著延缓耐药的发生,保持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

图3 内皮细胞中特异性敲除PARP1可有效阻断肿瘤耐药性发生

综上所述,该研究不仅阐明了一个全新的化疗耐药机制,也为开发新的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靶向血管Angiocrine有望提高癌症患者的化疗效果。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6-025-01740-8